Immortalité
Published on

挑硫古道—大油坑|循著挑磺人的足跡踏尋被隱沒的採磺史

yangmingshan-dayoukeng

位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台北市北投區與新北市金山區交接的大油坑,因為脆弱的地質、易崩塌且高溫的火山噴氣孔地形,使此區域危險度較高,知名度遠不及開發較完善的小油坑,長久以來一直不為人所知。但是緊鄰魚路古道(金包里大路)的大油坑硫磺區比小油坑更具規模,也不難從附近的守硫營遺跡與採礦管材器具,遙想前人在此蓬勃交流的採磺史。


進入大油坑的路線主要有二,第一條是由陽金公路的「大油坑站」旁小路進入;第二是由上磺溪停車場進入,經魚路古道(日人路)途中右切過溪進入。此兩條路線皆經過大油坑硫磺區連成O型路線。

yangmingshan-dayoukeng

大油坑路線圖,文末附有GPX路徑檔連結。

此次選擇由上磺溪停車場進入,也正是目前魚路古道北段—金包里大路的起點(金包里大路往八煙金山的方向因路線崩塌而暫時封閉)。

金包里大路以前是金山與士林之間挑運魚貨、茶葉、硫磺等貨品的必經之路,雖然目前不再有其經濟貿易價值,但仍是陽明山最富歷史文化氣息的古道。以金包里大路城門為分界(擎天崗草原),北段到八煙,南段到菁山。百年前金山漁民由磺港漁村利用這條古道,挑著魚貨翻山越嶺到士林販售,再返回金包里(金山舊稱),所以有魚路古道之稱。

yangmingshan-dayoukeng

步道全程平緩好走,過去清朝在大油坑一帶設有守磺營派兵駐守,所以此也稱做「河南勇路」。而較為狹窄陡峭的金包里大路在日治時期時,為了方便馬車與物資槍砲運送,經過重新開闢與修整另闢一條平穩但略為迂迴的道路—日人路(許多部分與舊魚路古道相重疊)。

yangmingshan-dayoukeng

沿步道續行經過許顏橋,再到憨丙厝地。憨丙厝地是早期先民貿易途中重要的休息地,經過國家公園修整蓋了兩座涼亭及設立建築遺跡及魚路古道相關的解說牌。

yangmingshan-dayoukeng

厝地、耕地、礦坑、土地公廟等,魚路古道上沿途許多石砌駁坎保留相對完善的建築遺址,當時各個厝地都有居住的功能,呈現散聚型的聚落型態。

yangmingshan-dayoukeng

大路邊田是清末至日治時期此地居民所開墾的梯田,當地住民會將農作賣至八煙、金山等地以換取生活所需物品。

yangmingshan-dayoukeng

在大路邊田解說牌後方不遠處,即可看到進入大油坑硫磺區的路徑。

yangmingshan-dayoukeng

不久便會行走在沒有步道及修整的草叢間,靠左行路跡還算明顯。

yangmingshan-dayoukeng

持續緩坡上行約500公尺即可到達大油坑硫磺區。

yangmingshan-dayoukeng

一撥開樹叢將豁然地看到完整規模宏大的大油坑。

yangmingshan-dayoukeng

大油坑蠻荒的氣勢,將綠盎連綿的陽明山國家公園燒出焦黑的坑谷。

火山地形與過去的採硫產業是陽明山國家公園極具特色與歷史意涵的自然文化資產,早在史前時代陽明山區就有人類活動的足跡。大油坑噴氣量大且活動劇烈,溫度可以達到120℃,是全台灣規模最大的噴氣孔區。

yangmingshan-dayoukeng

1897年英商德記礦業公司即取得大油坑的礦權,開啟大油坑與陽明山區的採硫史。而後因為大小油坑劃入陽明山國家公園範圍內,採礦活動因此停止。其中整備較完善的小油坑成為火山地質的天然教室,而大油坑則遺留下當時煉製硫磺所使用的器具、工寮與採磺古道。

yangmingshan-dayoukeng

當時會使用弧形管材導引硫磺至儲硫桶,接著倒入金屬方形模具中至風乾凝固,最後變成像圖中方形的塊狀硫磺後再運出採硫區。民國83年大油坑的採硫礦場。圖片來源/國家公園典藏品集錦

yangmingshan-dayoukeng

可以從廢棄的管材想像過去採磺的盛況。將噴氣口的硫磺氣接引至鐵管內,硫磺氣會在管內冷卻成磺油,再導入儲硫桶。

yangmingshan-dayoukeng

大油坑有天然溫泉露頭,屬於硫酸鹽氯化物泉,酸鹼值在1~2之間(強酸),有強烈硫化物的臭味,泥漿、水源往下匯流成上磺溪支流,此處水溫約50°~60°。

yangmingshan-dayoukeng

硫磺區內有大小不一的泥漿硫磺泉。上方最大池的泥漿泉由於硫氣持續噴發蒸氣、泥漿飛濺,未確實觀看到其規模,以周邊地形判斷應該有5公尺以上寬度。

yangmingshan-dayoukeng

硫氣孔噴出氣體含有二氧化硫、硫化氫,噴出地表後會在噴氣孔邊緣冷凝形成黃色針簇狀的硫磺結晶體。(噴發孔溫度高酸性強須保持距離特別留意)

噴氣跟溫泉都是火山地質常見的景觀,同時也表示地底下具有尚未冷卻熾熱的岩漿庫,地質學家將火山地區的噴氣、溫泉稱為為「後火山現象」。

yangmingshan-dayoukeng

過去硫磺常被用於製造染料、肥料、底片、紙漿和橡膠製品,也應用於醫藥、農藥、火藥等用途。之後,製作火藥的方法改變、石油產業人工化學合成物出現,硫磺礦業就逐漸衰退。

yangmingshan-dayoukeng

大油坑四周的地質相當鬆軟脆弱,空氣中的硫化氫溶解於水中會形成硫酸進而腐蝕岩石,從岩石表面逐漸向內部侵蝕,進而破壞岩石原本的質地。

過去曾經有遊客來此誤踏隱藏的噴氣孔而燙傷,或隨意觸碰遺留下來鏽蝕的採硫器具而受傷,加上極脆弱的地質,來此的朋友千萬要注意自身安全。

yangmingshan-dayoukeng

空氣中持續瀰漫刺鼻不舒服的硫化氫氣體,讓人無法在此地久留,決定朝挑硫古道往大油坑山的方向離開。往回最後一瞥大油坑的樣貌,不管是硫磺噴氣孔、高溫泥漿、下方被泥漿溫泉砌出的峽谷地形、還是過去遺留的採硫器具,來此一訪都像是經過實地的觸及上了堂豐富的歷史、地質課。

yangmingshan-dayoukeng

沿挑硫古道前行會經過一棟植被與建築錯生的磚砌工寮,應該是當時採硫作業的辦事處。

離開硫磺區同樣需要鑽過一段草叢,之後會到一個岔路,右側是往大油坑山三角點,左側續行挑硫古道是往陽金公路「大油坑站牌」的方向,之後的路跡相對明顯。

yangmingshan-dayoukeng

在返程古道上,沿途多處可見「雙扇蕨」,此為在國外相當罕見卻遍佈在台灣北部及南部,遠從侏儸紀時代就存在的遠古蕨類。同時也是蕭青陽設計淡蘭古道識別的標誌。


此趟行程約4公里,步行2小時左右。路徑還算明顯好走,但是抵達硫磺區需特別注意自身安全,高溫的噴氣孔、鬆動的土質,在高濃度硫化氫氣體下也容易造成噁心及中毒等症狀,請不要久留。

GPX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