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mortalité
Published on

蘭嶼–即將消逝的傳統文化&正在轉變的新環境

orchid-island

與當地人的相處會感到自己與他們是多麼的不同,不管表象輪廓膚色還是腔調,但聊天的內容又是與自己生活經驗的重疊(時下流行品牌歌手熱門時事話題等)。

這是種複雜矛盾的知覺就像是你跟一位全然文化差異的外國朋友談論著你的童年成長背景,然後對方感到共鳴!


觀光局統計,蘭嶼年遊客量與島居民大概為 10:1,在環島的沿路上正在興建的施工中的越蓋越大越具規模的都是觀光產。當民宿或商家再更多或交通的航班更便利,遊客將大批的湧進,也許 5 年也許 10 年就會到了島民無法承受不均衡的一定人數比例。如此可觀的商機到了最後可能商店不再是當地人開、房子不再是當地人蓋、土地不再是當地人持有、所有權不再屬於當地人,蘭嶼人在蘭嶼就真正的變成了「少數民族」,不再有集體意識舉足的能力,10 年 20 年這是正在進行中的事。


當我問起蘭嶼人們,觀光產業大力進駐這樣的劇變完全地破壞蘭嶼原生的平衡與生態是如何看待的?

來自具富現代思維的年輕蘭嶼人說「國民政府的到來無法客觀的評價是好還是不好,但能確定的是這一切對於蘭嶼人來說發展太快了!」

民國40年國民政府尚未治理蘭嶼前,在那時蘭嶼的住民是住在 #地下屋,穿著 #丁字褲,頭戴#銀盔合力划著#拼板舟 出海捕魚,完全跟以前念書課本上的形象一樣。短短的 60 年,建設與物資的水平幾乎跟台灣一樣,(而不敢相信的是 「酒」是國民政府引進的,不像台灣本島的原住民,他們似乎沒有蒸餾技術)

而他又說起,有別於台灣本島的原住民,達悟人能更發展迅速接受度極高的原因之一是:他們在部落以下是以「家族」為單位支撐著社會的運作,自早家族漁獲商船就是如此。家族的發展、利益與榮耀最為重要,進而產生了許多競爭(鬥爭?),有了競爭才有了更大的接受度與進步。

蘭嶼人似乎也是排外的,會認為甚至期許自己是有別於台灣的一島國,稱台灣為本島、大島,這意識在我離開蘭嶼,踏上台東花蓮時有深刻的感悟,完完全全不同的文化氛圍與環境。

orchid-island

外地人們總一直想試著去了解好奇並期許傳統文化的保存復育及發揚,但文化融合的過程總是如此。上千年來世界各民族的歷史交融不過都照著一樣的模式進行著:文化的合併、融合、消失與新生。我們是多麼希望它能夠延續,但不可否認再過 20 年 50 年,剩下的蘭嶼傳統文化只能在博物館與網路的文獻影音看著了。但我認為不需要過份感到惋惜,消逝的蘭嶼文化其精隨及意識正真正的融入我們部分的人之中,那些了解、好奇與受之著迷的人們,久而這樣知覺的文化融合就是我片面所謂的蘭嶼精神的「新文化」!

Categ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