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ublished on
中之線(無雙-伊巴厚段)郡大溪探勘誌
「中之線警備道」修建於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當局為了加強深山原住民(布農族)的統治與教化,並進行林野自然文化調查開發,興築了多條警備道,中之線就是其中一條。從觀高至加年端沿郡大溪而築,呈南北走向全長約67公里,又稱「郡大警備道」,是介於關門古道與八通關越嶺道之間重要的聯絡路線。(當初鹿野忠雄就是利用中之線在此區域穿梭自如啊!)
民國後除了伐木時期的人跡興盛,一般登山客鮮少注意到此條古道,最廣為人知的兩份勘查紀錄是1987年興大法商登山社的「郡大警備道踏查」與1998年鄭安晞教授「中之線古道踏查」,而後鄭安晞教授也將這二三十年的研究紀錄整合出版《消逝的中之線:探尋布農巒郡舊社》一書,記載了過去布農族人在郡大溪流域(郡巒)社群網絡,集大成填補並整合了此區域各方破碎缺漏的資料紀錄。
行前不斷的翻閱研讀相關書籍紀錄,沒有路跡明確的大路也沒有前人的 GPX 可循,而是研擬等高線地圖、來回比對航照圖尋找最好的突破路線。我們可能是近十年第一隊踏查此區域的隊伍,明確知道過程中絕對有許多不可預期的崩塌地形與瀑布峽谷(還有近年爆棚的虎頭蜂),太多的風險與未知。這次的召集人兼領隊林子棋總笑說:「這是藉踏查之名行溫泉之旅」,起於無雙終於孫海橋,沿途經過兩處知名深山野溪溫泉(甚至考慮到三分所加年端泡好泡滿)。
從無雙溫泉開始,一路沿著郡大溪探訪馬西塔隆、本鄉、郡大、伊巴厚、望鞍、巒大、丹大、出孫海橋,試著尋找拼湊當年布農族部落間的聯絡道路、日治時期開鑿的郡大溪警備道、乃至比對鄭安睎前輩的《消逝的中之線》。
金子東稜至伊巴厚及人倫警備伐木道至伊巴厚這兩條路線近年內皆有紀錄,而從郡巒匯流口由郡大溪溯至孫海橋幾位隊員也來回走踏過幾次,於是我們把重點放在馬西塔隆社到郡大社之間的路段,原先預計在本鄉社或是郡大社附近的稜線下切至溪底,一路沿著郡大溪下溯而出。
日期 2020.12/1~12/6
領隊 林子棋
隊員 翔翔、廷州、吳季、PH、Dylan
Day1 郡大林道→喀塔朗社→無雙溫泉C1
清晨6點不到一行人已驅車抵達六日後的終點-孫海橋停車,再乘坐松鼠大哥的接駁前往郡大林道登山口,松鼠大哥是巒社群的布農族人,知道我們這次要探訪許多舊社後簡單教我們幾句布農問候語,還有提醒些進入部落後抱持虔誠不進入家屋打擾等等的事項。9:30由郡大林道33.5K處起登,林道加下切路大概13K的路程。有些走南三段的山友會繞道無雙溫泉過夜,也有更多人專程來此享受全台海拔最高的深山野溪溫泉,整路段還算好走。
在抵達無雙溫泉(郡大溪畔)前,會先經過喀塔朗社 Hatazan,這也是我們此趟行程經過的第一個布農舊社。到了無雙溫泉後發現原先石壁下的池子經大水後沙泥淤積暫時不能泡,轉往更南邊一點的小池子。第一天見到郡大溪又有溫泉泡,大夥抱著開開心心出遊的心情,殊不知未來的幾天等著我們的是場噩夢。
林道由42K處左右下切至喀塔朗溪
喀塔朗舊社
Day2 無雙溫泉C1→馬西塔隆社→駐在所遺址→郡大溪C2營地
8 點左右出發,在無雙溫泉營地就可以看到興大法商紀錄的玉銧大崩壁,渡過12月冰冷的溪水低繞過崩壁後隨即上切至海拔1500m左右,這個高度是各個文獻紀錄上中之線及沿線各布農舊社的大概高度。上到1500m後看到一階一階整片的耕地平台,繼續往前走是一座又一座規模龐大的布農家屋遺址馬西塔隆社 Masitalun。包括耕地、家屋及駐在所,以馬西塔隆溪為中心方圓250公尺都屬舊社的遺址範圍,也在此地發現不少日本酒瓶、陶瓷碗及陶甕。
與人等高石砌的建物,以及馬西塔隆駐在所僅存的基底平台。
除堆砌完善的駐在所遺址及圍牆外,從駐在所下方開始可以看到修整保留完善的「中之線警備道」,此處古道平均寬度約兩米,部分段下方使用堆石駁坎加固,平穩好走程度堪比八通關越嶺道古道。
馬西塔隆的位置較不受地形變化影響,仍可見當時修建的石板階梯、浮築。
正得意路超好走超舒服時,一離開馬西塔隆社的範圍,隨即碰上3~5面的連續崩壁,若依照中之線延伸出去可以確定前方的古道全都崩掉了。
可以過但不好走的地形
過崩壁後不覺中「中之線」又浮現在我們眼前,有別於周圍的環境,此處中之線人為修葺的痕跡跟完善程度實在顯眼。兩米寬的石砌道路平整延伸向前、比人還高的整面石牆、石階推砌向上的方正平台等,儘管在相關文獻地圖上此處沒有標明原民部落或駐在所,但過去應該有日式駐在所之類建物建於平台上。同時在地上撿到「台灣菸酒」的酒瓶,推估這區域在伐木年代人跡應該也相當活躍。
緩切到稜線下鞍部隘口,依照鄭安晰前輩1998年的探勘紀錄,此處他們轉了四個之字大彎陡下到本鄉溪底,再爬上對岸沿山壁腰繞至本鄉社。不過站在此岸往對面山壁看去,本鄉溪中下游至郡大溪山體一整片山壁全都崩掉了,就算沿紀錄過溪之後可能也沒有路能走。領隊子棋決定繼續向西而行持續找下溪點、觀察對面山壁可能攻克的破口。此段路非古道也不像社路,推估可能是伐木道。
緩慢下切至本鄉溪後,原希望能沿著本鄉溪下溯至郡大溪,放繩確保讓攻手先鋒下探路況,不過本鄉溪下游不到50m距離高度下降了100m,幾乎都是斷層的瀑布,以我們現有裝備無法沿溪突破。最後一樣過溪上攀到山壁上,原預計下切溪谷的稜線是條倚著本鄉溪的斷頭瘦稜,也無法通過。
往北破碎而行找到一條覆滿植被的溪溝,決定從此下切郡大溪。溪溝分為兩段,上段覆滿植被小心而行還算可走,而下段是幾近崩塌完全裸露且鬆散滾動的砂石地形。我們全神貫注拉開間距以防傾下滾動的落石,在極陡的坡上大部分踩踏點寬度都不超過半腳掌大,一人屈身而下走過的踏點下個人再踩踏就直接崩掉,岩壁狀況像是即將崩塌的負荷極限,且完全沒有適合架繩的確保點。我們防著落石顧著崩塌經歷了離死亡寸步之遙的兩個小時才抵達溪底。對恐懼心有餘悸同時身處在無法後退且對前方未知的深山林裡,此時開始,我們的目標只剩一個:「活著出去…」。
紮下營默默祈禱明日沿郡大溪下溯的路一切如預測的好走順利。
Day3 郡大溪C2營地→本鄉社→恆扣溪C3營地
一早按計畫沿郡大溪下溯希望能抵達郡大社,不料才出發不到500m就碰到先前預測可能不好過的峽谷地形,狹窄溪谷向前延伸100m後略向北彎看不到之後的溪谷狀況,而繩索長度及確保點也不好讓我們往更前探去,一度考慮背包打防水郡大溪水樂園直接人與包順流而下,但是完全無法預判接下來是否有瀑布或落差河階,很有可能過彎後遇到下不去也上不來地形。
擔任攻手的領隊子棋先向峽谷側邊的山壁上攀,之後再放繩下來讓我們依序往上但後段無腳點的岩壁需要懸空十來米擺盪而過,耗神耗力還是讓平時輕巧靈敏的翔翔與廷州費了一翻功夫。好在之後子棋找到一條較容易的攀登遠繞路線,讓吳季、PH與我暫時躲過這身心的折磨。
全隊過了第一道落差後,地形逼迫我們持續向上陡攀,過程共架了兩次繩上升了150m,儘管是片刻休息也是懸在險惡的地形放不下心神,我感到自己過地形的能力與靈活度越來越不及平時的狀態,越過最後一段繩快要感到力竭的同時,終於到達本鄉社 Hunku遺址的大平台。在這方圓200m的大平台上佈滿了半個人高的蕨類,聽說這種蕨類是水鹿最討厭的植物,才留下一大片與週遭環境有點不符的茂密植被。要越過半人高又帶刺的蕨欉非常惱人,它們狠狠地在我們腳上加深了道道傷痕,且植被高的看不太清腳下路跡有時會不小心踏到平扳石塊,猜想本鄉社的家屋遺址就覆蓋在這整片蕨類底下。
而後我們考慮沿北方稜線再下郡大溪,但是第二天的問題再度重演:下切溪谷的稜線預估會是條無法通過的斷頭瘦稜,且隔著恆扣溪遠眺對岸的大面山壁也已坍掉,基本上斷言了中之線在此段已不覆存在。要嘛在此迫降重擬撤退路線,要嘛仿造第二天的方式尋找崩壁與山稜溪溝間可能推進的地形破口,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先下到近在咫尺的恆扣溪畔重整旗鼓。
到恆扣溪底的路徑雖然陡峭,但皆有布農族人過去鋪設的石堆駁坎,之字迂繞而下其實也不難走。將近下午4點抵達恆扣溪畔紮營,領對子棋與吳季趁天還未黑,到溪對岸的山壁探路看接下來的路是否可行,其他人則做營地建設與生火炊事。
天已全黑的五點半,如登山怪物般的子棋沿幾乎垂直的岩壁攀回來。
儘管子棋與吳季探路回來捎來好消息,不過我們都還沒有擺脫前一天的噩夢陰影,加上今天勉強才突破的各種困難地形,我們都沒有多大的信心覺得能順利往前推進。晚上大夥圍在地圖前比對各種路線與可能,進退兩難的窘境,甚至思考上至高山稜線打電話求援、考慮從本鄉社往上爬到本鄉山再沿南三段路線撤退而出、思考糧食的存量等等。 鄭安晞前輩當初從本鄉溪前隘口到本鄉社花了1.5個小時,我們為了繞掉崩塌地形整整花了1.5天。而今天一整天我們在地圖上的直線推進距離不到1公里,確實是個讓人喪氣的狀況。在領隊子棋的經驗判斷與彼此的共識下雖然決議隔天繼續前行,但低迷的氛圍仍壟罩著整個夜晚。
Day4 恆扣溪C3營地→伊巴厚社→伊巴厚溫泉C4
一早起來沿著昨日的預探路線攀繩而上相對好走許多,上至崩壁前方的寬稜再下切到郡大溪。比起第二天土石鬆動又無法架繩的崩塌地形也好走多,我們很快就下到郡大溪底換上溯溪鞋但這次反倒放了半顆心,從這裡到伊巴厚段的河床高度沒有降太多,預判前方幾個地形應該不至於有大落差。
恆扣溪過後的郡大溪床相對寬廣,幾處受擠壓的峽谷地形倚靠石壁緩慢前行也不至於被水流沖倒。相當順利的直接推進到郡大社下溪床,但因為時間的壓力沒有上到郡大社做勘查紀錄,不過從下方看起來上郡大社的舊社路應該不難走。
到了伊巴厚社 Ivahu我們一行人才真正放下心中的重擔,就算下溯水路有關卡無法突破,再怎樣也有往金子山或停機坪的人跡路徑,我們安全了!死不了了!從彼此臉上拾回久違的笑容與愉悅的心情,瞬間覺得好像重生一樣的感動。伊巴厚天然的溫泉礦物質讓許多野生動物會在此地逗留,但可能因為近年獵捕較多,伊巴厚社附近的水鹿沒有原先預想的多。
廷州行前在航照圖上就有看到的小堰塞湖
犧牲一頂天幕、築圍牆、導冷熱泉水的伊巴厚野溪溫泉最適合重獲新生的我們
Day5 伊巴厚溫泉C4→郡巒匯流口→第6,5峽谷→郡大溪C5營地
經過溫泉療癒身體與放下心中大石的舒暢感,隊員們特別輕鬆愉悅漸漸開起玩笑談起前幾日歷經夢魘的過程。接下來的路程雖然有人跡走過的撤退路線,相對安全無虞,但我們都還是希望能照原計畫打通郡大溪順流到孫海橋。翔翔、PH與廷州曾與喬大分段突破了孫海橋到巒大溪(上巒大社)的水路地形,但伊巴厚到郡巒匯流口仍是沒有紀錄(人跡步行)沒人走過的未知,雖然海拔下降不多不過我們仍不敢多懈怠。
沿河床高繞或過溪下溯,第五天一口氣推了近20K,幾乎是前三天的加總。到郡巒匯流口及山麓營地發現河床的沖積樣貌在短短一年內有很大的改變。過兩個峽谷後在第4峽谷前的郡大溪畔紮營,整晚飄漫著Hinoki香。
人倫警備道過去連接望鞍社 Pistibuan與伊利豆社 Ilitu懸掛溪谷兩側的望鞍吊橋,現今只剩鐵線與零散木片
從鬼門關走回來的我們將這雙層瀑布命名為「無憂瀑布」及「無慮瀑布」;第六峽谷
Day6 郡大溪C5營地→第4,3,2,1峽谷→丹郡匯流口→孫海橋
過第四峽谷雖然可以郡大溪水樂園暢快一翻,但還是決議高繞到峽谷上方的部落遺址看看。此遺址遍佈2米寬、1.5米高用石塊堆砌而成的方圓柱體,猜想可能是過去原民大規模的葬儀。
近三年沒有颱風加上乾季的12月,郡大溪的低水位在中下游儘管有峽谷地形但也不至於危險無法通過。歸心似箭的一行人花不到五小時疾行15K水路順利抵達孫海橋,結束六日的旅程。
後記
整段中之線從加年端三分所到觀高,我們這次實際踏查的距離大概1/4左右(無雙至郡大社),本鄉社南方及郡大社南方大片的崩坍地形幾乎可以斷定古道在這些路段已經不在了,保留完善的幾乎都是在部落遺址附近。遙想日治時期這裡應該有如八通關越嶺古道般的完善與繁華,有著駁坎推砌兩米寬的康莊大道、完整如初的階梯、圍牆、浮築等,但大部分的路段經過長年的地形改變,崩塌的幾乎連獸徑都很難追尋。(就算是比對二十年前鄭安睎前輩的紀錄地貌也有很大的不同。)
至於中之線觀高到無雙段經過上一次郡大駒盆探勘,隊員們都懷疑此段中之線現今可能也已經不存在了。儘管當時鹿野忠雄在這幾個部落間穿梭自如,但有很大的可能是當時中之線只是在聯通各個部落駐在所之間的社路加以修固而已,程度遠不如八通關越嶺古道駐在所與駐在所之間的道路完善。在破碎的地形下長年欠於修繕,當今要再讓整段消逝的中之線(是否真的存在過?)重現於世只是難上加難。此程除了確定中之線在本鄉溪與恆扣溪前後的路完全坍掉不可行,同時也確定郡大溪在恆扣溪到郡巒匯流口好走可行,喬大策畫行動已久的「郡大溪貫穿計畫」只差幾個路段就可以全線暢通了。
回頭想起一次又一次雙腳發抖全神貫注徘迴在懸崖峭壁的死亡邊緣,那些數十米的瀑布峽谷、動輒上百米的崩壁迫使我們接連對著等高線圖做出下一步的預判,不斷地高遶、崩壁腰繞、下切溪谷。那些噁心到不行、不可能通過的地形都是領隊子棋(aka登山怪物)先鋒一次次突破架繩、再讓我們渾身解數奮力度過的。 活著真好!謝謝每一位強力的隊友,探勘好累又好好玩。
拍攝/吳季、翔翔、廷州、Dylan